部分性发作:起源于大脑半球局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 ||||
单纯部分性发作:
时程短<1min,起始于结束突然,无意识障碍
|
部分运动性发作 | 对侧局限性抽动,病灶多在中央前回及附近
1) 杰克逊(Jackson)癫痫: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地移动,自一侧拇指沿手指、腕部、肘部、肩部扩展。 2) Todd瘫痪:部分运动性发作后,遗留暂时性(数分至数日)局部肢体的瘫痪或无力。 3) 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局部抽搐持续数小时或数日,病灶在运动区。 4) 姿势性发作 5) 旋转性发作:双眼突然向一侧偏斜,伴身体同侧旋转 6) 发音性发作:不自主重复发作前的单音或单词 |
||
部分感觉性发作 | 1) 躯体感觉性发作:对侧肢体的发作性麻木和针刺感-中央后回感觉区。
2) 特殊感觉性发作:视觉性(简单视幻觉)-枕叶;听觉性(简单听幻觉)-颞叶外侧或岛叶;嗅觉性(焦臭)-额叶眶部、杏仁核或岛回;眩晕性(旋转感,飘浮感,下沉感)-岛叶或顶叶。 |
|||
自主神经性发作 | 如恶心、便意,各种腹部不适感,易出现意识障碍—岛叶、丘脑 | |||
精神性发作 | 各种类型遗忘症(似曾相识,似不相识感)-海马部;情感异常(恐惧,欣快感等)-扣带回;错觉(视物变小或大,声音变强或弱,感觉本人肢体变化等)-海马部或颞枕部;复杂幻觉,海马部或颞枕部。
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先兆 |
|||
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
发作时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累及颞叶、额叶、嗅皮质
|
仅表现为意识障碍 | 以意识模糊多见;可有精神性或精神感觉性成分,表现类似失神;
成人“失神”几乎均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
||
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自动症 | 持续1~3分钟;对先兆症状有记忆;
自动症(automatism):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无目的的行为异常,反复咂嘴,吞咽,摸索等动作(有口、消化道自动症、手足自动症、语言自动症等)。——含义: 1. 部分性或完全性对环境接触不良、意识障碍;2. 无意识动作,一定协调性和适应性,可保持部分反应能力3. 发作后无记忆。部位:颞叶海马回,扣带回,杏仁核,额叶眶部或边缘回其他部分。 |
|||
表现为意识障碍与运动症状 | ||||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 阵挛发作,脑电图变化快速发展成全面性异常。 | |||
全面性发作 | ||||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GTCS)
简称大发作(grand mal)
|
强直期 | 10-20秒,EEG振幅逐渐增高弥漫10周/秒波;发作频度1日数次至数年1次
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上睑抬起,眼球上窜,喉部痉挛,发出叫声;口先强张,而后突闭,可能咬破舌尖;颈部和躯干先屈曲而后反张,上肢先上举后旋再变为内收前旋,下肢自屈曲转变为强烈伸直 |
||
阵挛期 | 30~60秒,逐渐变慢弥漫性慢波可伴成群棘波;
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呈一张一驰交替抽动,阵挛频率逐渐变慢,松驰时间逐渐延长。最后一次强烈阵挛后抽搐突然终止,所有肌肉松驰。 在上述两期可发生舌咬伤,并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和光放射消失等自主神经改变,Babinski征可为阳性。 |
|||
惊厥后期 | 约5-10分钟,EEG 低平电位;
可出现短暂的强直痉挛,以面肌和咬肌为主,导致牙关紧闭,可发生舌咬伤。本期全身肌肉松驰,括约肌松驰尿液自行流出可发生尿失禁。呼吸首先恢复,心率、血压和瞳孔也虽之恢复正常,意识逐渐苏醒。病人发作后有一段时间意识模糊、失定向或易激惹(发作后状态),意识模糊期通常持续数分钟发作开始至意识恢复历时5-10分钟。 |
|||
强直性发作
(tonic seizure) |
多见于弥漫性脑损害的病人,睡眠中发作较多。
全身强烈的强直性肌痉挛,伴意识丧失,剧烈跌倒,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典型发作期EEG爆发性多棘波 |
|||
阵挛性发作
(clonic seizure) |
全身重复阵挛性抽动伴意识丧失,大多出现在婴幼儿,无强直期;
持续一至数分钟。EEG见快活动,慢波及棘慢波。 |
|||
肌阵挛发作
(myoclonic seizure) |
为突然、短暂、快速的肌收缩,可全身或局限,可单个发生,但常见快速重复。
可见于任何年龄,常见于预后较好的特发性癫痫患者; EEG多棘-慢波、棘-慢波、尖-慢波。 |
|||
失张力发作
(atonic seizure) |
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降低,造成颈垂、张口、肢体下垂甚至全身跌倒。
EEG多棘-慢波或低电位活动。 |
|||
失神发作/小发作
(absence seizure/petit mal)
|
典型失神发作 | 儿童期发病,青春期前停止;
快速出现的意识短暂中断,约3-15秒,一般不跌倒,每日发作次数数次至数百次,对发作无记忆; EEG对称同步3周/秒棘慢波,背景正常。 |
||
非典型失神发作 | 意识障碍发生和休止较缓慢,肌张力改变较明显,易跌倒。
多见于有弥漫性脑损害患儿,预后较差。 EEG较慢(2.0-2.5Hz)而不规则的棘慢或尖慢波,背景异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