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病因:
(a).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
(b).日光照射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c).维生素D摄入不足;
(d).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加;
(e).疾病或及药物的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 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
⑵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a).初期(早期):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b).活动期:主要为骨骼改变。其它如肌肉松驰,大脑皮层功能异常,反应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等,骨骼改变有:*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延迟,顺序颠倒,牙质差;*胸廓:肋骨串珠、肋缘外翻、漏斗胸或鸡胸;
四肢:腕踝畸形,出现佝搂病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形成“O”型或“X”型腿;*其他:脊柱弯曲变形,骨盆变形;
(c).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d).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⑶ 主要的治疗措施:维生素D制剂治疗:
①口服法:
l).活动早期:VitD2000~5000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2)活动期:VitD5000~10000万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3)恢复期:一般采用预防量(400 IU/日)维持。
如需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时,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
②大剂量突击疗法:适于重度佝偻病,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VitD20~30万,肌注一次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以免中毒;
③钙剂:应用VitD期间,同时口服元素钙 200~400mg/日;
④矫形疗法:轻度畸形多可自行恢复。重度畸形应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