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伦理的定义、基础、原则(表)

时间: 2023-03-05 15:28:39   阅读: 1

含义

含义

公共卫生措施、活动性质不是临床的医疗活动

目的

防止、控制疾病在人群中的蔓延、传播

开展的区域

不在医疗卫生机构,而在社区、社会

针对的对象

社区、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群

措施手段

不是医疗性的而是社会性、政策制度性的

实施主体

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还包括社会工作人员、政府机构人员等各领域的人员


理论基础

理论学派

思想

备注

功利主义

边沁提出人人皆有“趋乐避苦”的本性,“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因为公共卫生可以让多数人幸福,得到好处,所以大多数国家优先发展公共卫生而非器官移植

自由主义

康德首先提出,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权利

康德认为功利主义是牺牲少数人利益,给多数人带来利益,应该所有人有同等的价值,这称为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是侧重于灌输美德和以培养良好社区为宗旨

本质由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延续过来(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其实社群主义就从美德论演变来的)


原则


原则

特点

全社会参与原则

政府、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社会公益原则

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时,将社会公共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社会公正原则

尊重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社区人群的健康

互助协同原则

需要不同领域中的人员之间的互助与协作

信息公开原则

信息公开在预防疾病、防范和控制疫情方面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人们关注和重视可能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标签

声明

本站内容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于网络,仅为学习及资料收集,不做任何盈利,不参与任何商业,不做任何指导,欢迎广大同行老师指教,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