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测结果
1. 下列关于女性外阴解剖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A对)。阴道前庭为一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不包括肛门(B错)。处女膜两面都是鳞状上皮(C错)所覆盖,其间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末梢。阴蒂分为3部分(D错),前为阴蒂头,中为阴蒂体,后为两阴蒂脚。大阴唇外侧面为皮肤,内侧面湿润似黏膜,但不是黏膜(E错)。
2. 男性,61岁,患有高血压,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尿蛋白(+),选择最佳降压药物为()
患者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蛋白尿,最佳降压药物应为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对)。因为ACEI可抑制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形成,因此特别适合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利尿剂(A错)可使血脂、血糖、血尿酸升高,β受体阻滞剂(P265)(E错)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低血糖反应,两者都不适合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P265)(B错)对血脂、血糖等无明显影响,可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但并非首选用药。用于抗高血压治疗的α受体阻滞剂(D错)主要为α₁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因其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
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儿应从出生后1周(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开始补充维生素D。紫外线的照射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孕妇和婴儿适当多晒太阳(A对),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另外母乳中所含钙磷的比例,最适于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B对)。孕母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可预防围生期宫内的胎儿维生素D缺乏(C对)。处于生长高峰期的胎儿,及时的添加辅食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D对)。
4. 女,42岁。劳力性胸闷、气促3年,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首选的检査是()
患者中年女性,有劳力性胸闷、气促症状,胸骨左缘第3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考虑诊断为主动脉狭窄。故首选的检査是超声心动图(E对)。X线检查(A错)仅能反应心脏外形变化,对瓣膜病变有一定间接提示意义。胸部CT(B错)价格较贵,操作较繁琐,对诊断主动脉狭窄意义不大。心电图(C错)仅能反映心电活动的变化,不能诊断瓣膜狭窄。冠脉造影(D错)主要用于冠心病的确诊。
5. 某新生儿出生7天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下述哪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本患者出生7天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九版儿科学中定义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为早期新生儿,同时九版儿科学中显示<3个月婴儿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早期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大肠埃希菌、GBS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常见致病菌(E对D错),其中GBS常见于足月儿,大肠埃希菌常见于早产儿。3个月~3岁婴幼儿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多见,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ABC错)。此答案与八版儿科学的教材内容不同,需注意区分。
6. 右心室左心室增大,肺血多,主动脉结缩小的先心病是()
右心室、左心室增大,肺血多,主动脉结缩小是室间隔缺损(E对)的X线检查主要表现。动脉导管未闭(A错)大量分流导致心胸比率增大,左心室增大,心尖向下扩张,左心房亦轻度增大。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正常或凸出。法洛四联症(B错)典型者前后位心影呈“靴状”,即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上纵隔较宽,肺门血管影缩小,肺血减少。肺动脉狭窄(C错)严重时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和右心房扩大。狭窄后的肺动脉扩张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房间隔缺损(D错)心脏外形轻至中度增大,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叶充血明显。
7. 心尖搏动点向左下移位常见于()
左心室增大(D对)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C错)时,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心房增大(A错)时,心尖搏动移位不明显。心包积液(B错)时,心尖搏动减弱,并不发生移位。
8.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增生(E对)。
9. 进食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体为()
进食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体为副溶血性弧菌(A对),它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贝壳等海产品中,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因食物容器污染本菌后而导致食物中毒。伤寒沙门菌(B错)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由畜、禽肉类食品,其次为蛋类、奶和奶制品导致,系动物生前感染或加工处理过程污染所致(P119)。葡萄球菌(D错)易于引起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及毒素性疾病,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菜剩饭中亦易生长,从而引起食物中毒(P94)。梭状杆菌(E错)主要为厌氧芽胞梭菌,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主要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严重疾病,其中肉毒梭菌可导致食物中毒,但原因是食入食品中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而非细菌感染(P136)。孢霉菌(C错)属于放线菌,是食用菌生产中易产生污染的杂菌之一,八版医学微生物学未详细说明。
10. 男,18岁。急起四肢无力3天,大小便正常。病前1周有“上感”史。查体:双眼闭合无力,双侧咽反射迟钝,四肢肌力1~2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无明显感觉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特征为前驱上感症状,对称性四肢无力,部分有脑神经受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与肌力减退症状一致,无明显感觉异常。该患者急起四肢无力3天,病前一周有“上感”史,查体可见双眼闭合无力,双侧咽反射迟钝,四肢肌力1-2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无明显感觉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吉兰–巴雷综合征(C对)。多发性肌炎(A错)为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多有关节、肌肉疼痛,患者无异常疼痛感觉,故可排除。重症肌无力(B错)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多以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最先受累,会出现“晨轻暮重”现象(P366)。周围性瘫痪(D错)多为常显性遗传疾病,发病前多有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前兆症状,且脑神经支配肌肉一般不受累(P370)。急性脊髓炎(E错)的特点为病损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P322)。
11. 阿米巴肝脓肿的特点是()
阿米巴肝脓肿肝穿刺可抽出棕褐色脓液(D对)。阿米巴肝脓肿多不引起胆道梗阻或引起胆囊炎,较少出现胆囊肿大(A错)。甲胎蛋白阳性(B错)多见于肝癌。右上腹绞痛及黄疸(C错)常见于急性胆管炎。突发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E错)是细菌性肝脓肿的典型表现。
12. 8岁女孩,4周前因猩红热用青霉素治疗好转,2周后又高热不退,四肢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9℃,精神好,皮疹(-),心率160次/分,奔马律,血培养(-),该患孩最可能的诊断是()
该患儿有心脏炎表现奔马率和发热,又有四肢关节肿痛,链球菌感染史,即刻判定为风湿热(D对)。扁桃体炎会有扁桃体肿大充血的表现(A错)。肺炎会有肺部表现啰音和全身中毒症状(E错)。
13. 女性,50岁,左侧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每日3~4次,有脓血。查体:左下腹似可扪及包块,边界不清,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患者左侧腹胀腹痛,便频,有脓血,大便变形(病变部位可能位于直肠及结肠下段),根据患者表现考虑大肠癌。直肠指诊简单易性,对直肠及肛管疾病,尤其是直肠癌的诊断帮助巨大,结肠镜可在直视下观察病变部位的大小及范围,并可取组织以进行活检,为明确诊断首选直肠指诊、结肠镜(D对)。结直肠腔内气体较多,B超(A错)受气体影响较大,对其成像不佳,不具有明确诊断价值;CT(B错)可以用来检查消化道肿瘤浸润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对于结直肠疾病不具有确诊价值;CEA(C错)是用来评估患者结肠癌预后的指标,且仅有45%病人升高,故不宜采用;大便潜血试验(E错)用来检查消化道出血情况,对腹部肿块的诊断帮助甚微。
14. 关于HLA-Ⅱ类抗原分子正确的是()
HLA-II类抗原分子是HLA-II类基因的表达产物,由α链和β链组成(A错),仅表达于淋巴组织中某些特定的细胞表面(C错),能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对),与辅助受体CD4结合(E错)。HLA A、B、C等基因编码HLA-Ⅰ类抗原分子(D错)。
15. 女,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失眠情绪低沉,不愿与人交往。近三个月来独处时常听见有声音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给公安机关写信反映母亲被害之事,后来又感到自己的思维情感不由自己支配,自己的想法还未说出已人人皆知,常独自哭泣。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有慢性肝炎病史3年,目前肝功ALT80U/L。该患者没有出现的症状是()
该病例患者并未出现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迫害的表现(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思维情感不由自己支配(强制性思维)(B对)。失眠情绪低沉,常独处暗自哭泣(情感低落)(C对)。自己的想法还未说出已人人皆知(思维被洞悉妄想)(D对)。时常听到有声音对她讲话(言语性幻听)(E对)。